命,真的会越算越差吗?
文/圣玄法师
在寺院里,经常有人会突然冲过来,上前就是一句话:“师父,算个命找谁?”
这样的情况遇见得多了,慢慢就总结出一套说辞来应对:“算那些没有用的,佛祖早就算好了,善有乐报,恶有苦报,多做善事,命就变好了!”
命越算越差?
有居士最近迷恋上了算命,一个劲地问我:“您一定会算对不对!”“我找人用塔罗牌算了,和看手相的不太一样,到底哪个才准?”“我最近认识一个人会‘看’,好像还挺准的!”
原本,只是把他的话当成一个乐子,没想到他一直在寻找“大师”,已经准备好花大价钱请大师来帮他算一算了!
我这才觉得,原本不该听之任之,应当一早就对他说:“命,越算越薄!”
他当然不肯信。
原本他也是图一个好玩,可是现在越来越迷信于算命。我便跟他简单地分析了一下——
“假如算出来你的命很好,大富大贵,你现在就不会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了,净想着天上掉馅饼,那样原本应该属于你的机遇也会在你的懒惰中溜走!
“如果算出来你的命很差,你就难免破罐破摔,反正再努力也没用,你就更不会努力,所以命还是越来越差!”
他挺不服气,我便趁机告诉他,“如果你觉得你自己是个‘勤奋’的例外,就会好好工作,而不是通过这种方式投机取巧。一直想着算命,就已经上了懒惰的套!”
他说:“要是我不信不就行了!”
“那你就更不会去算命!”
“说得有道理,您帮我节约了六千块钱!”
“六千?”
命可以改吗?
他说有个风水先生帮他看过了,他的手机号不好,要换一个。花六千块,帮他挑一个转运聚财的号!
听了他的话,我大吃一惊:“命可以改,但不是这么个改法!听过袁了凡的故事吧?”
他摇摇头!
明代有一位袁先生,晚年自号了凡。在他年轻的时候,遇到一位孔老先生,以“皇极数”为他占卜,算得他何时考取功名,何时做官,并算得他命中无子,当在53岁时仙逝。没想到此后他后来的命运大多皆中了孔先生为他所算好的那样。
从此他便深信人生进退有命,自此淡然无求。
有一次,他到南京栖霞山中,拜访云谷禅师,和他一起在禅院中静坐。云谷禅师见他三天三夜安坐不动,便问他:一般人都妄念相缠,可是你三天不见起一妄念,是什么缘故呢?
袁了凡先生便将孔老先生为他算定生死之事告知禅师,感叹道:荣辱生死,皆有定数,就算要打妄想,也没有什么可想了!
哪晓得云谷禅师哈哈大笑:我以为你是个豪杰丈夫,原来还是个凡夫俗子!
原来佛教并不相信人生来有宿命,前世所造、今生所为都会改变命运的走向!只有浑浑噩噩的凡夫俗子,才不知道行善去恶就可以改变命运!
云谷禅师对袁了凡说:你这二十年来,被他算定,一丝一毫都不曾转动,岂不是庸凡之辈!
袁了凡却问他:难道命数还能改吗?
云谷禅师说:命由我作,福自己求,这是世间的典籍所说的明训!更何况佛菩萨都说:“求富贵得富贵,求男女得男女,求长寿得长寿。”难道佛菩萨还会诳语欺人?
袁了凡不解,便问云谷禅师:“孟子言,‘求则得之,是求在我者也’,要求也应该是求仁义道德、心性修养,怎么还去求功名富贵?”
云谷禅师这下见袁了凡“愿者上钩”,就跟他说:孟子的话没错,但你自己强分内外!岂不闻六祖慧能大师说,“一切福田,不离方寸”,如果你从心而求,感应无不通达!有了仁义道德,世间的好运就会跟着来!
那居士听得一愣一愣,突然开了窍,说:“所以说性格改变命运!”
“恭喜你都会抢答了!”
其实“性格改变命运”的原理并不复杂,往世俗上说,一个人情商越高,事业也就越宽阔;往修行上说,一个人心量越大,他的功德就越大。所以改变自己的内心境界,提升道德修养,自然就百福庄严!
正如袁了凡先生,后来听了云谷禅师的建议,用功过格把自己所作的善、恶种种事记下来,以此慢慢地修正行为,鼓励自己勤加行善,忏悔改过,并且持诵准提咒祈请佛菩萨的加持……
后来他的命运真的改变了,不仅夙愿得尝生下一个儿子,还活到了73岁。他把自己改变命运的心得记录为四篇文章——“命自我立”、“改过之法”、“积善之方”、“谦德之效”,即为《了凡四训》一书,来作为家训教诲自己的孩子。
“你说,改一个手机号,怎么改变你的命运?就算真的一时有了好运气,也不过是从你的账户里预支了一些福报而已,小心后面吃紧!还不如多做善事,改改自己的毛病,这样才能福德日增!”
其实还有这样的选择!
其实,所谓的改变命运,其实还有这样的选择。
“七佛译经师”鸠摩罗什大师,当他年轻的时候想要前往东土弘传佛法,他的母亲却想起了曾经有一位高僧对他的预记,心怀忧愁地对他倾诉:“大乘深教,流传于东土,都系于你一身了!可你若东去,只怕对你自己没什么好处,真不知该怎么抉择。”
踌躇满志的鸠摩罗什大师却笃定地说:“菩萨大士之道,就是忘己利人!如果真的能够让大法流传,为众生开启解脱之门,即使我一身投入燃烧的炉镬,也苦而无恨!”
几百年后,另一位译经大家——玄奘大师前往印度学习佛法,苦读十几载,遇到了一位叫作伐阇罗的尼乾子外道,在交谈之时讲述了自己的心事:“玄奘是东土大唐而来的僧人,来此学习时日已久,现在想着回到故国,不知能否顺利回国?”
尼乾子便为他占卜,告诉他结果:“您留在印度的话,全印度的僧俗都会对您敬重有加!当然,如果回国也很好,但终究不如留在印度!要说您的寿命,应该还有十年,但是如果您坚持修福,寿命还会增长,那就不是我所能知的了!”
玄奘大师面临去路的选择,在印度成为尊崇备至的大师,还是再度历经艰险回到祖国?祖国等候他的,是当年偷渡出关的通缉令和诡谲多变的大唐政局,但那里也有渴望佛法甘霖的众生。
玄奘大师一刻也没有犹豫,向尼乾子袒露了自己的心愿,他心心念念想着的,就是回到故国。
原来生命还有另一种选择,不以一己的得失荣辱为虑,而是将个人融化于大众,为佛法的住世与众生的福祉作为人生的抉择!
正如玄奘大师在印度婉拒众人的挽留时所说的那样:“这里是佛陀的故乡,我并非不爱乐此处!但是玄奘的来意,就是为求大法,广利群生。在这里,承蒙正法藏大师为我讲授《瑜伽师地论》,抉择正见,觐礼圣迹,心中大为快慰欢庆!但我的心愿,就是回到故国,翻译经典,使有缘的众生闻见大法,离苦得乐,以此来报答师恩。所以,我不愿停留在印度!”
他的师父正法藏大师听了,亦是赞许有加:“这正是菩萨的发心,你果然没有辜负我的厚望!”
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,
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。
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
图片转自网络,若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。
最新热文
点击阅读
↓